------------

001 前世今生

    “景姐儿,爹爹苦命的女儿啊,你快醒醒,你怎忍心就这样把爹爹一个人丢下,让爹爹白发人送黑发人,你

    快醒过来看看爹爹啊。”叶刘氏脸色苍白憔悴,神情悲痛欲绝的看着床上苍白的少女,悲泣着。

    “景姐儿……”

    张氏在一旁看着,有些不忍的红了眼眶,万分同情怜悯的看着叶刘氏。

    话说叶刘氏也真是命苦,刚嫁进叶家不到半个月,妻君便被征兵去了,叶刘氏便一心一意的在家操持家务,等着妻君回家,好在他的肚子争气,叶大平走后一个多月,便被诊出怀了两个月的身子,八个月后生了个大胖女儿,就算叶大平在战场上有了什么差池,他将来总算有了依靠。

    叶刘氏虽然只是一个乡下农夫,但是却颇有些见识,知晓要想有出息就得读书认字,于是便硬是咬牙送了女儿进了学。

    好在女儿叶景依也是好的,从小便聪慧、懂事,争气得很,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努力上进,每每都得先生的大加赞赏。

    更是在不到九岁的稚龄便已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这就更加的坚定了让女儿进学的决心。

    只是他终究只是一个夫道人家,没什么本事,只能在家养鸡喂猪种地,眼看女儿进学所费越来越多,他的负担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兵离家近十年的妻君回来了,而且是重伤被抬回来的,虽说有朝廷发放的抚恤银子,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哪里够医治叶大姐儿叶大平,每天给叶大平买药的银子,很快便把她的抚恤银子用尽了,连带他好不容易攒下来要给女儿交的束修也填了进去,眼看着女儿的束修没了着落,连纸笔都没了,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银子,叶刘氏几乎愁白了发,不得已经之下,只得把家里的房屋和地都卖了,这才解决了家里的困境。

    没了屋子和地,叶家一家便没了住的地方,叶刘氏只得在村尾的大山脚下买了两亩荒地,一半盖了几间茅草屋,一半耕了种些大豆蔬菜,留着自家嚼用。

    好不容易叶大平的伤好了,家里多了个劳力,家里的情况也开始好转,虽然没了田地,但是叶大平可以去打猪,好歹她也当了好几年的兵,练就了一身好身手,每天也可以打到几只猎物卖钱,再加上他在家里养鸡喂猪照料那亩菜园子,一家子的嚼用还有供叶景依进学所需,倒也够用,而且还有富余。

    叶刘氏两妻夫欣喜之余,正打算把茅草屋子推了,别起几间新瓦房,再买两亩地,没成想,还屋子没刚开始起,地也没买成,叶大平便在一日进山打猪时遇上了不幸遇上了狼群,意外去了。

    叶刘氏听到这个噩耗,受不住打击病倒了,为了女儿,他勉强的撑了下来。只是叶家失去了叶大平这个主要劳动力,生活立时又陷入窘境,屋子自然是盖不成了,地也落了空。

    叶刘氏勉强支撑到了叶景依中了举,便再也撑不住再度病倒了。这十几年来,叶刘氏为了养活一家子,还要供叶景依读书,起早贪黑的做活,早就掏空了身子,再加上受不住妇君离世之痛,若不是为了叶景依,也不可能支撑到现在。

    叶景依见到父亲病倒后,心中万分自责,毅然丢下了课业,扛起家中的责任,不仅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活,有时还要到市集上去卖字画,所得的银钱全部都给父亲买药治病了。

    叶刘氏虽然劝了她数次,非让她重新进学,甚至不吃药不进食,以死相逼,怎奈叶景依搬出了一套套大道理,硬是驳回了叶刘氏,还说道若是叶刘氏不在了,她也不再进学了,从此弃了学业。

    叶刘氏心知女儿死倔,这样说了便会做到,便绝了死心,认真的调养了起来,只盼自己能够早日好起来,好让女儿重回学院进学。

    养了近一年,好不容易病情刚有了起色,叶景依却在这时意外落了水,被救起来后便晕迷不醒。

    至今已经昏迷了七八日,期间没醒过来一次。

    “叶家姐夫,你快别哭了,你的身子才刚好了点,再这样哭下去,身子受不住,谁照顾景姐儿。”张氏一旁劝着,眼里满是同情。

    “咳咳,景姐儿,我的景姐儿啊,都怪我,都怪我,要不是我病了,景姐儿也不必在大雨天的替我去抓药,小心滑落了河里,要是景姐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叶刘氏边咳着,一边声声泣泪的自责着。

    “叶姐夫这怎么能怪你呢?这都是意外,你也别自责,现在该想想办法,怎么把景姐救醒才是,大夫不是说了吗?只要景姐儿醒过来就没事了?”张氏安慰着叶刘氏,只是眼底却满是担忧。

    大夫确实说过叶景依一醒来便会没事,但是却也说了,十天之内,叶景依还不醒的话,便永远也醒不过来了,而现在期限已经过了大半了,他们已经用尽了办法,景姐儿就是不醒,离大夫所说的期限就仅剩三天了。

    如果景姐儿要真的去了,那叶刘氏可怎么办?

    还有叶大平这一脉,从此也就断了根了。

    真是太可惜了,景姐儿可是全云山县最有出息的娃儿了,年仅十四便中了举。不是他自夸,放眼整个天下,还真找不出比景姐儿更聪明的娃儿来了。

    老天真是太不长眼了,咋就是不能放过景姐儿呢,难道是天妒英才?

    想到老天,张氏突然一个机灵,似是想起了什么。

    他记得好像听说过以前也有一户人家也有过这样的情形,家里的姐儿得了重病,看医吃药都没用,眼见就要不行了,家里人没法,只得去求了神,后来有位游方师太路过,进去看了,说是进新人便可冲喜,那家人依法给那姐儿纳了个妾,没两天那姐儿果真便醒了过来了。

    张氏便把这法儿给叶刘氏一说,叶刘氏听了,虽然将信将疑,心里到底担心着女儿,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就依着法子,给叶景依纳个冲喜小妾。

    虽然叶家贫困,而且还只是纳准备冲喜用的小妾,但是别说叶景依小小年纪便中了举,就是叶景依年纪大些,就冲着这个举人小爷的头衔,也不愁没人嫁。

    举人虽然还不是官身,但是却是有功名在的,见了官不需下跪,而且每年种地也不需要交税,即使只是做一名妾室,也比嫁给普通的农妇强百倍。

    叶家这一放话出去,便有大批的闺男排队等着嫁。

    叶刘氏也没有时间仔细挑了,只是让人打听了下,便挑中了离叶家村十几里外的半月村的宁家三哥儿宁氏。

    纳妾很简单,不像娶正夫那般繁杂,叶家只送去了一点礼金,双方签下一纸纳妾文书便成了,只等着两日后把人接进门就算完了。

    两日后,宁氏被一顶小轿抬进了叶家,正式成了叶景依的妾室,因为这次纳妾是为了给叶景依冲喜的,所以叶刘氏还特地正式办喜了喜宴,热闹热闹,要冲去家里的霉气。

    叶景依并不知道在她昏迷中,不明所以的多出了一房妾室,此时的她脑子里涌上来一个个即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弄得头脑发涨,混乱万分。

    一时之间有些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叶大丫,还是叶景依。

    前世叶景依并不叫叶景依,那时她并没有正式取名,小时候大丫大丫的叫着,便成了名字了。

    前世叶大丫的人生可以说就是一场悲剧,她出生自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甫一出生,便差一点便被亲爹妈给溺死在尿桶里,三岁以前被丢进深山六次,每次都奇迹般的没有被野兽吃掉,平安的自己摸回来。

    自会走路开始,她就得开始帮着家里干活,照顾年仅小她一岁的弟弟,却从来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十岁以前,她都是赤着脚,从没有穿过鞋,而且挨打挨骂也是家常便饭。大丫任劳任怨,从不曾心生怨恨。

    即使如此,那对狠心的父母也从来不曾记住她的好,在她十六岁时为了五千块钱的礼金,把她嫁给了隔村的

    一名离了婚的年过三十,比叶大丫整整大了十四岁的中年男人。

    若是那男人好也便罢了,偏偏那男人却是个又懒又丑,还喜欢下死手打老婆,‘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混混。

    叶大丫才刚嫁过去,还没来得及熟悉新‘家’,便要开始干活,喂鸡喂猪,洗衣做饭下地。

    而那男人只除了头一在带着叶大丫认了家里的地在哪个地方,便再也没有到地里去过,把家里的一切事务都丢给了叶大丫,自己出去逍遥去了。

    只有在吃饭睡觉的时候才会回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792 17793 17794 17795 17796 17797 17798 17799 17800 17801 17802 17803 17804 17805 17806 17807 17808 17809 17810 17811 17812 17813 17814 17815 17816 17817 17818 17819 17820 17821 17822 17823 17824 17825 17826 17827 17828 17829 17830 17831 17832 17833 17834 17835 17836 17837 17838 17839 17840 17841 17842 17843 17844 17845 17846 17847 17848 17849 17850 17851 17852 17853 17854 17855 17856 17857 17858 17859 17860 17861 17862 17863 17864 17865 17866 17867 17868 17869 17870 17871 17872 17873 17874 17875 17876 17877 17878 17879 17880 17881 17882 17883 17884 17885 17886 17887 17888 17889 17890 1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