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胡同(1)

    	  《八大胡同》BY:晓渠

    	

    	  

    	

    	  

    	

    	  

    	

    	  楔子

    	

    	  三伏天,骄阳似火,蝉鸣如海。

    	

    	  乱花扶径,疾步走来三四个青衣小厮,或捧纸笔,或端茶盅,细瓷杯盖磕碰时,发出清音脆响,稀罕杨柳风拂过小径,人影转眼即不见。大屋里,错落的几个人,坐着,站着,跪着。

    	

    	  “过了中秋满八岁,苏州人,本家姓韩……”

    	

    	  坐在正中眉目清朗俊秀的男子,懒散聊赖,似听非听,接过小厮捧奉的茶,脸上无甚表情地说道:“过来,抬头给我看看。”

    	

    	  跪在地中央的孩童向他膝行几步,停下来,慢慢抬起头。男子顿时屏气,好个粉雕玉琢!神情强做自若,心中不禁赞叹。伸手勾住孩童下巴,仔细端详,目光停在左眼下方一颗浅痣上,常人都称之“泪痣”,因长在泪流的必经之处。

    	

    	  “爷,找人算过,此为福痣!”送孩童来的人连忙解释,“若不是这面相生的天下无双,小的不敢把他送到爷跟前儿!”

    	

    	  “上次送来的,你也这么说!”目光留连在孩童眉目之间,生得如此,不知是福是祸。

    	

    	  “爷您自个儿看,‘秋海堂’玉人如云,可找得出比这孩子姿色更出众的?”

    	

    	  “小时候水灵的,我见的多去了。”

    	

    	  男子只说半句,似不爱讲了,挥手示意身边的人。于是,有人带孩童入了内堂,皮条客便知有戏,心中沾沾自喜。“秋海堂”乃京师风月之首,出手阔绰,非一般相公宅第能比。半盏茶功夫,验身的人单独走出来,点了点头。

    	

    	  “嗯,带他去账房领钱吧!”

    	

    	  男子说完,已不愿再多停留,拂袖而去。夜夜笙歌,白日里正是好眠时分,哪有精神与这等人纠缠?穿过内堂,朝后院去。正看见孩童离去的背影,正由一中年妇人牵着,走过一道道的门……高墙绿木,庭院深深。

    	

    	  韩昭(雪卿)八岁入“秋海堂”,师从名满京师的梁誉(红地),遂成为“秋海堂”第三代当家。

    	

    	  

    	

    	  1.

    	

    	  晨曦初露,院子里传来鸟鸣,庞姨还没来,韩雪卿已经醒了。十五那天,敬了茶,爷赏了名,算是入门。庞姨说,爷是厌烦繁文缛节的人,一切从简。后来他才知道,在他之前,爷已经挑过两三个,都养在他住的这个院子里。

    	

    	  “这院子可不是谁想住就住得进来的,”庞姨跟他说,“等昭哥儿长大就明白了!”

    	

    	  韩雪卿知道的是,自他以后,再没有人搬进来过。

    	

    	  白胖的手拉来床帘子,露出庞姨圆圆的月亮脸。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